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魂。滨江在数千年的发展沿革中,孕育了波澜壮阔的水文化、宗族文化,近20多年来,更是探索实践形成了高新科技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深厚。为延续滨江历史、传承滨江文脉,区政协研究制定了系列文化履职活动,根据区政协2018年工作安排和文化履职相关要求,7月24日上午,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视察,助推我区文化公园建设。
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奥体北侧沿江公园、六和公园和冠山公园,实地踏看了公园绿化、游步道等公园配套设施及公园文化建设情况,并听取区住建局、社发局、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管委会和“两化办”相关情况的介绍。委员们围绕如何强化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城市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展开充分讨论与交流。现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汇总如下:
1.詹艳青委员结合冠山公园的建设,阐述了她对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建设方面的想法。冠山公园是一个山地公园,同时也是一个集休闲、健身、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根据冠山的自然特征和周边文化,在征求当地老教师、老居民的意见基础上,对冠山公园中的亭名、路名、碑铭等文化标记进行了提升,体现当地民风民俗。但是总体上而言,整个冠山公园一期在建设上与文化是脱节的,更多是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建设的,因此在二期项目中,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一是将文化设计融入公园规划设计。在规划时充分考虑文化公园的标准要求,并要求设计单位预留空间,为后期增添文化元素、加强文化融入奠定基础。二是充分发挥白马湖研究会的作用。充分挖掘白马湖及周边历史文化,并将研究出来的文化成果自然融入至冠山公园中。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区内多个平台、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为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差异化指导。
2.楼华龙委员认为,近几年来我区公园绿地建设成绩很大,但是从文化角度看,文化元素稀缺。对区里提出“一路一景观”“一桥一文化”“一公园一特色”的要求,没有很好落地。在规划设计上没有很好将本地文化融入。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花大力气去研究滨江文化,现在很多的设计师都是年轻人,他们对于滨江的历史人文缺乏了解,因此很难将滨江的历史人文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为此,他建议:壮大队伍挖掘研究滨江历史,可以将有关的文化研究成果以艺术化的形式印刻在沿江的堤坝、地面上,形成生动的历史画卷;将景观设计和文化公园设计相结合,打造有滨江特色的文化景观。
3.张军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园功能,如在公园人流相对集中的地点和时段,增加移动卫生间、饮料自动售卖机、直饮水等便民设施,在设施上体现滨江高新科技特色,在便民上体现人性关怀。
4.俞炜忠委员提出,西兴既有悠久的浙东运河文化,也有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可以为沿江文化公园的打造提供有力文化支撑。西兴区域的沿江景观设计要结合文化公园建设要求,融入西兴特色文化,可以以奥体为中心,打造体育文化,浙江有很多的运动名将,今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2022年的亚运会,都为沿江体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可以在江边打造一条以钱塘江、浙东运河、白马湖为依托,江-河-湖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走廊,展示西兴地理特色和当地文化。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必要时街道、社区也要参与其中,共同为文化公园建设出谋划策。
5.刘振兴委员认为,城市文化公园的定位最重要的是居住感。就滨江而言,上有西湖,下有湘湖,旅游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城市文化公园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居住感和融入感。现在沿江的跑道、公园等建设的不错,晚上人比较多,但白天尤其是下午,像现在这样的高温天去的人就很少。现在区里的公园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滨文路两侧区域少,计划建设中的襄七房、长二文化公园突破了现有的格局,应加强这块区域的文化公园建设,增强居民的居住感。
6.赵国祥委员建议,一要注重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将落脚点放在当地居民上,公园要为居住的百姓服务,公园的功能要和居住相结合。二要加强文化设计,做到景观设计与文化设计相结合。三要体现活性,利用人文的内涵吸引居民,活化公园。四要固定文化,以标志性的建筑或设施将文化加以物化和固化,永久保留下去、传承下去。
7.金小君委员建议,一要立足区域特点,多点滨江元素,体现主题性。公园既是地标,也是城市的门面,必须要体现市民的涵养、政府的眼光、城市的气质。除建综合性公园外,还应有主题性明确的文化公园,提高城市公园的文化识别度。如可设置体育文化公园、高新企业名录公园、山一农居SOHO生态公园、滨江精神(团结务实、艰苦创业,创新进取、开放包容)文化公园等。二要立足文化基因,多点历史传承,体现生命力。有文化底蕴的公园才更有生命的活力,要将文化基因、文化个性充分浸润、融入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中。通过充分挖掘西兴的吴越文化、灯笼文化,长河来氏九厅十三堂、耕读世家等历史人物、历史典故,以文化墙或文化走廊等形式体现出来,实现城市公园从绿化走向美化再到文化的高度。三要立足以人为本,多点大气开放,体现包容度。我区新滨江人居多,此心安处是吾乡。因此,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部位,让人们通过公园建设的细节来感知城市的温度和气质,从城市文化公园中体验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8.黄月君委员建议,我区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一要因地制宜,有所选择,不能拼凑“文化”概念。城市公园建设主体和使用人群不是旅游者,而是本地居民。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只有抓住自身文化发展方向,打造出自身特色,才能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喜爱,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和缩影。二要充分利用本土人文历史内涵和历史典故,真正做到园林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比如,目前冠山公园和冠山寺相对独立,建议深度挖掘冠山寺的人文价值(冠山寺是杭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南宋时期就是当地的名寺,也是当地的文化标志。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冠山寺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围绕冠山寺这一中心,将冠山生态公园建设成集佛教文化、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民俗风情、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型景区。三要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公园的建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服务。目前我区一些公园休闲功能不足,导致公园利用率还不高,缺少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城市公园建造不仅要有文化内涵,更应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类设施。四要在总体规划时就将特色文化建设融汇始终,突出自身特色。比如襄七房文化公园建设,在做顶层设计时,就将绿地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利用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传统聚落文化保护与展示为主题,集地域特色文化展示与传承、生态休闲与娱乐为一体的人文休闲城市公园。
9.周洁委员认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但是仍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理念缺乏创新等问题。为此,一要因地制宜推进规划布局。在公园布局建设中必须做到“两个结合”:与自然条件相结合,建设休闲娱乐为主要景观的城市休闲公园,为市民提供观光、划船、垂钓、野营、野炊等休闲活动;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公园本身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公园规划建设中必须要与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二要以人为本推进公园建设。公园是面向全体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它的建设水平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包容程度,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要提高公园绿地面积,多种植耐压、耐旱、耐病虫害的品种,让市民能够走上草坪休闲休憩;要结合文化、消费心理、市场需求等现实因素,本着精品、优质、安全的原则,引入适宜人们休闲玩耍的游乐项目;要兼顾弱势群体的现实需求,在园内增设盲道,在公园入口处增设无障碍通道,保障残障人士顺畅出入;要加强公园水系治理,加快水循环,避免出现黑臭现象。三要彰显特色提高魅力指数。目前,我区的公园整体缺乏特色,规划不够合理,观赏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互动性项目偏少,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不够,去公园游玩的主要以老人、儿童居多,整体的认可度、参与度还有待提升。要彰显特色就要立足滨江文化基因,将滨江的钱江文化和现代高新文化融入公园的规划设计。
10.叶星月委员认为,滨江公园不少,但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大多比较相似,以景观绿化为主,缺少包含文化主题或文化元素的公园。随着滨江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会随之提高,加强和突出文化因素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展现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挑选滨江有文化底蕴的公园绿地强化文化因素,比如说沿江景观带,本身就有钱王射潮的悠久文化,可以进一步挖掘相关文化素材,做深做细,体现钱江弄潮的文化内涵;此外,从奥体中心到最美跑道,滨江沿江带可考虑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展示,可以设置一些体育图案和雕塑,定期开展毅行等体育活动,丰富文化生活。还有冠山公园,由于一期刚刚建成,二期建设中应结合周边配套和历史街区的建设和周边人文传承,置入合适的文化印记。在其他的公园中,也可以在细节上体现文化因素,比如设置宣传栏,传递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在墙绘上图文并茂,传播孝道礼仪,也可以在地砖上、垃圾筒上、在公共厕所或配套公用房上配置文字或图案,展现文化元素,从细节上着手,于点滴处展现文化内涵。
总体上委员们认为,这几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景区化建设,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滨江人民正在享受“花在景中,城在园中”的美好城市生活。但仍然存在“重绿化、轻功能、公园公共配套欠缺,重景观、轻文化、公园文化内涵欠缺”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区内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一要挖掘文化资源,讲好滨江故事;二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三要打造特色公园,传承滨江文化;四要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