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的社情是指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方面的情况,而且是真实、比较深入的情况。民意,就是老百姓的呼声,是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和意见的反映。社情民意,不是指自己或个别人的意见、愿望和要求,个别人的孤立的情况,不能算是社情民意。反映社情民意,是为民代言,代表民意。
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意义
政治协商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政治协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性人物的高层协商;二是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具体形式就是提案、发言和社情民意。社情民意与提案、发言相比,内容更加简明扼要,运转更加周期短,环节少,具有快捷、直通高层的特点,它是参政议政工作中的最为“短、平、快”的方式,是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三、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
包括8个方面:1、对党和国家及地方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应;2、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基层群众或特定社会群体倾向性的情绪变化,有识之士的警示性、批评性意见;3、对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情况的反映;4、对事关本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5、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和重要社会动态的反映,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和建议;6、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情况,保障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履行职责、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见和建议;7、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及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8、其他重要情况的反映、意见和建议。
四、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
社情民意信息的写作特点是:篇幅短小,文字精炼,内容针对性强。突出抓取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民生民计问题,在分析主要原因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提请党委、政府部门予以关注。其特点1、直达性。中间环节较少。社情民意信息直接报送至同级党政领导和部门,或经政协渠道向上报道;2、经常性。只要收集到社情民意信息,便可以撰写上报;3、反应快。各级政协对收到的社情民意会立即进行处理,有价值的会直接报送有关领导,促成所反映情况得到重视,所反映问题得到解决;4、信息量大。社情民意信息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超出本辖区党委、政府的职能范围。比如基层对全国两会的一些期盼,对国家重大活动的反响等,这些内容可以让高层领导知晓基层情况,帮助高层进行正确决策。
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反映社情民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政协章程和政协履行职能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2、反映社情民意要力求真实。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原汁原味地反映呈报者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反映社情民意要注重质量。要着眼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充分反映需要各级决策机关了解的或其需要了解的有价值的信息。要注意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梳理综合,并加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分析,揭示重点、关键问题,提出有份量的意见建议。
4、反映社情民意要突出政协特色。要重视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重视反映社会各界和特殊群体的要求,包括那些人数不是很多,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
5、反映社情民意要讲求时效,提高效率。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信息要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应跟踪续报。
六、社情民意写作的基本要求
社情民意首先是一篇文章,要符合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则和要求,但社情民意又是一种特殊文体的文章,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特点,在写作上有特定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主张。
1、立意观点要新。所提意见和建议具有前瞻性。
2、标题要醒目。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要用标语式、口号式的说教,如务必、必须;要用劝谏式的语气,如应当、希望、呼吁、建议。
3、主题要突出。做到一事一题,一事一议。如果一件事情涉及多个主题,应围绕一个主题重点阐述,或分开写成多篇社情民意。
4、文章要简练。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首先要摆出情况,提出问题;其次要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5、谴词造句要有品位。表述上尽量采用准确、具体、生动的语言,体现政协参政议政水平。
6、字数要适中。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一篇社情民意一般控制在700-2000字范围,多的可到3000字左右。
7、时效性要强。做到及时、适时,先入为主,抢占先机。
七、社情民意信息的基本结构
基本要素:时间、空间、主体、事件、结果、建议。
基本结构:一般采取“议论文”体,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
基本要求:反映情况真实准确、分析问题力求深刻、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八、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十报十不报”
1、对中央和地方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后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后,有代表性人物的重要表态,或有独到见解的反映,要报;一般性的表态可不报;
2、对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或有重要参考的对策性思路,哪怕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提出的,要报;重复的、与别人雷同的或缺乏可操作性的,可不报;
3、对可能引起全国、全市连锁反应或导致经济和政治生活严重紊乱,或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重大事件、举措、行为,要报;一般的物价上涨等事件可不报;
4、对改革开放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而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或支持不力的,要报;党政部门已有反应,或有争议但不属于有意压制的可不报;
5、对群众情绪的普遍性变化,有可能引发局部性社会动荡的社会性事件,即便是处于苗头状态,要报;对个别人的牢骚、不满,或一般性的社会治安事件和群众纠纷可不报;
6、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情节恶劣、民愤很大,但由于关系网的保护反映不上去的,要报;一般的案件或道听途说的可不报;
7、对灾情严重,干部群众情绪动荡,需要中央、市或上级领导机关采取紧急措施的,要报;一般灾情和救灾情况可不报;
8、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要报;民族、宗教工作中的一般情况可不报;
9、对直接了解到的台港澳人士和国际人士针对我国内政外交发表的确有份量的评论,要报;对不是第一手掌握的,或份量不够的,可不报;
10、对统战工作和政协工作中重要的意见、建议,包括对履行职责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况,要报;对一般性的工作议论和日常工作情况可不报。
九、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形式及途径
区政协编辑的社情民意有3类:一是直接报送区党委、管委会、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二是报送至市政协,由市政协择优编辑报送。三是刊发在区政协《政协信息》的社情民意栏目中。
区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报送途径:
联系人:诸 赟 联系电话:87703235 传 真:87703235 电子邮箱:403525759@qq.com